《黄帝内经》分《灵枢》、《素问》两部分,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,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(其差拆余三者为《难经》、《伤寒杂病论》、《神农本草经》的医书,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“阴阳五行学说”、“脉象学说”、“藏象学说”、“经络学说”、“病因学说”“病机学说”、“病症”、“诊法”、“论治”及“养生学”、“运气学”等学说,从整体观上来论述汪野医学,呈现了自然、生物、心理、社会“整体医学模命现象的长期观察、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。它奠定了人体生理、病理、诊断大的一部医学著作,被称为医之始祖
1、黄帝内经分灵枢和素问两著作之一,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“黄帝”之名的传世巨著,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。
2、《黄帝内经》简称《内经》,原书18卷。其中9卷名《素问》;另外9卷无书名,握昌汉晋时被称为《九卷》或《针经》,唐以后被称为《灵枢》,非一人一时之作,主要部分形成于战国至东汉时期。每部分各为81篇,共162篇.《素问》主要论述了自然界变化的规律、人与自然的关系等;《灵枢》的核心内容为脏腑经络学说。
3、《素问》,在汉魏、六朝、隋唐各代皆有不同传本。为张仲景、王叔和、孙思邈、王焘等在其著作中所引用。主要有:齐梁间(公元6世纪)全元起注本,是最早的注本,但当时其中的第六卷已亡佚,实际只有八卷。这个传本先后被唐王冰、宋林亿等所引用,至南宋以后失传。唐、王冰注本,唐宝应元年(762),王冰以全元起注本为底本注《素问》,将已亡佚大论”补入,到北宋嘉佑、治平(1057~1067)年间,设校正医书局,林亿等人在王冰注本的基础上进行校勘,定名为《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
4、《灵枢》,亦称《九卷》、《针经》、《段卜扒九灵》、《九墟》等。汉魏以后,由于长期抄传出现多种不同名称的传本。唐·王冰所引用古本《针经》传本佚文与古本《灵枢》传本佚存《灵枢》传本)则不尽相同。史载北宋有高丽献《针经》镂版刊行,今无书可证。至南宋初期。《灵枢》和《针经》各种传本均失传。绍兴二十五年(1重新校正,扩展为二十四卷,附弊搏加行,流传至今。
各有文章81篇,内容非常广泛。
在灵枢部分有些介绍,刮痧拔罐你可以看看《针灸甲乙经》皇甫谧的。它和内经构成了针灸理论基础。
,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
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,约成书于战国时期。
《黄帝内经》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、《伤寒杂病论》、《神农本草经》),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。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、病理学、诊断学、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。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“阴阳五行学说”、“脉象学说”“藏象学说”、“经络学说”、“病因学说”“病机学说”、“病症”、“诊法”、论治及“养生学”、“运气学”等学说。其医学理论是建局宴立在我国古代道家理论的基础之上的,反映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
臣子岐伯、雷公、鬼臾区、伯高等论医之书。《黄帝内经》包括《灵枢》和《素问》两部分,各卷81篇,共80余万言。
尚无定论。从其内容看,非一人一时之作掘纳,但一般认为其主要内容是反映战国时期医学理论水平的,基本定稿时期应不晚于战国时期。当然,其中有些内容可能出于秦汉及六朝
《黄帝内经》所引古代医籍。有《判腊没上经》、《下经》、《揆度》、《阴阳》、《奇恒》、《经脉》《五色》、《脉经》等。说流传於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