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首《玉蝴蝶》是作者为怀念湘中故人所作。这首词以抒情为主,把写景和叙事、忆旧和怀人、羁旅和离别、时间和空间,融汇为一个浑然的艺术整体,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。
“望处雨收云断”,是写即目所见之景,可以看出远处天边风云变幻的痕稿余盯迹,使清秋之景,显得更加疏朗。“凭阑悄悄”四字,写出了独自倚阑远望时的忧思。这种情怀,又落脚到“目送秋光”上。“悄悄”,,很自然地会引起悲秋的感慨,想起千古悲秋之祖的诗人宋玉来。“晚景萧疏,堪动宋玉悲凉”,紧键和接上文,概括了这种感受。宋玉的悲秋情怀和身世感慨,这时都涌向柳永的心头,引起他的共鸣。他将万千的思绪按捺住,将视线由远及近,选取了最能表现秋天景物特征月露冷、梧叶飘黄”两句,似乎是用特写镜头摄下的一幅很有诗意的画面:只见秋风轻轻地吹拂着水面,白苹花渐渐老了,秋天月寒露冷的时节,梧桐叶变黄了,正一叶叶地轻轻飘下。萧疏衰飒的秋夜,自然使人产生凄清沉寂之感。“轻”、“冷”二字,正写出了清秋季节的这种感受。“苹花渐老”,既是写眼前所见景物,也寄寓着词人寄迹江湖、华发渐增的感慨。“梧叶飘黄”的“黄”字用得好,突出了梧叶飘落的形象。“飘”者有声,“黄”者有色,“飘黄”二字,写得有声有色,“黄”字渲染了气氛,点缀了秋景。作者捕捉了最典型的水风、苹花、月露、梧叶等秋日景物,用“轻”、“老”、清孤寂的秋光景物图,为下文抒情作了充分的铺垫。“遣情伤”一句,由上文的景物描写中来,由景及情,词中是一转折。景物描写之后,词人引出“故人何,烟水篇,为全词的主旨。“烟水茫茫”是迷蒙而不可尽见的景色,阔大而浑厚,同时也是因思念故人而产生的茫茫然的感情,这里情与景是交织一起的。这几句短促凝重,大笔濡染,声情跌宕,苍莽横绝,为全篇之精华。
换头“难忘”二字唤起回忆,写怀念故人之情,波澜起伏,分离之后,已经物换星移、秋光几度离别之久,旨加强别后的怅惘。“海阔山遥”句,又从回忆转到眼前的思念。“潇湘”这里指友人所之地,因不知故人何,故云“未知何处是潇湘”
“念双燕、难凭远信,指暮天、空识归航”,写不能与思念中人相见而产生的无可奈何的心情。眼前双双飞去的燕子是不能向故人传递消息的,以寓与友人欲通来,却又一次次的落空,故云“指际的归舟,疑是故人归来,但到头来却是一场误会,归舟只是空惹相思,好像嘲弄自己的痴情。一个“空点。词人毁衫这里替对方着想,从对方着笔,从而折射出自己长年羁旅、怅惘不堪的留滞之情。
“黯相望”以下,笔锋转回自身。词人用断,妙合无垠,声情凄婉。“立尽斜阳”四字,画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,他久久地伫立夕阳残照之中,如呆如痴,感情完全沉浸回忆与思念之中。“立尽”二字言凭栏伫立之久,念远怀人之深,从而使羁旅不堪之苦言外自现。
柳永这首词层次分明,结构完整,脉络井然,有效地传达了诗见奇,隽永有味,故能雅俗共赏。
展开全部
“嫩黄芽”体现了柳叶初抽新芽,“一枝”体现了数量之少,响应了下时柳叶的娇嫩。“缕缕”体现风的轻柔,与下句的“风中”首尾呼应。“摇曳”与“静待”再构对比,以动衬静,动静相映成趣。令人眼前铺展出一幅画卷:早春时节,微风徐,等待着暮春时节满城柳絮纷飞。
(觉得可以的话请给分哦,这是我自己写的。)
(五之二仙吕调)》,形容春天来了,桃花深走,该来的挡也挡不住,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,会越来越好的,真的。记住,人生最可怕的事,是一边后悔一边生活。
满目深桃浅杏:满眼都是深色的桃花和浅色的杏花。因为桃花颜色相对浅杏。
柳永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好词,最美的当属《雨霖铃》(寒蝉凄切)。
寒蝉凄切,对长亭晚,骤雨初歇。都门帐饮无绪,留恋处,兰舟催发。执手相看泪眼,竟无语凝噎。念去去,千里烟波,暮霭沉沉楚天阔。
多情自古伤离别,更那堪,冷落清秋节!今宵酒醒何处?杨柳岸,晓风残月风情,更与何人说?
其他的还有,《蝶恋花》(伫倚危楼风细细收云断),《望海潮》(东南形胜),《八声甘州》(对潇潇暮雨洒江天),《浪淘沙慢》(梦觉透窗风一线)等等。
柳永《玉蝴蝶》
傍晚的景色萧条疏旷,难免触动宋玉伤秋的悲凉。
风,轻轻地吹拂水面,白色频花逐渐枯萎清苍。
清冷的月亮升起来了,露珠在月下闪着凛凛寒光。
庭院里一片飒飒的声响,是凋落的梧叶不住地飘
?
眼前只见——一片烟水茫茫。
昔日,与故人文期酒会,赏心乐事,多么难忘!
离京后辜负了多少清风明月,变换了几度春星秋霜。
海空阔,山遥远,不知何处是故人所在的潇湘
看这飞来的双双燕子,却难托它把还书信带到远方。
如今两地心情黯淡无比怅惘,在断鸿声里,久久伫立相望。
直到那黑沉沉的夜色,逐渐吞噬尽西天斜阳。